第276章 他只是小人物-《穿成农门恶婆婆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2/3)页
    岑先生听到她的这些话,感慨万千。
    他也没有再隐瞒叶瑜然,将他从朋友那里听到的消息,都跟她说了。
    他这位朋友是他当年的同窗,当年也是托朋友的福,他才没有被下了大狱,发放还原籍,做了一个教书先生。
    “他这次来,其实就是来体察民情的,将各种见闻写于册子上,上交御史台察院……”
    叶瑜然怔了一下:“巡按御史,不应该是每年八月份才出巡,考察吏治的吗,怎么今年提前了?而且太当山离京城那么远,平时也不会考察到这一边吧?”
    当朝的官制比较特殊,皇帝下设中书、门下、尚书三省。
    中书省掌诏敕、政令之立案起草;门下负责审议中书之立案、草案,以决定实行与否;尚书省为行政官署。
    尚书省其下尚分置吏、户、礼、兵、刑、工六部,各置尚书(正三品)及侍郎(正四品上),此为三省六部制。
    其中巡按御史是个挺尴尬的位置,按理说,它虽然只是一个七品官,但号称代天子巡狩,各省、府、州、县行政长官都是它的考察对象。
    大事交由皇帝裁决,小事巡按御史当即就可以处理,权事颇重。
    但因为当朝皇帝年轻,皇权旁落,巡按御史的权利也成了“摆设”,早就被尚书省六部“把控”,也就没了什么实质性的内容。
    叶瑜然对这一些并不是很清楚,但也多少知道当朝巡按御史一直比较“尴尬”的位置。
    岑先生的脸上也露出了讪讪的表情,说道:“他就是被挤兑出来的。”
    叶瑜然:“……”
    恐怕不是只挤兑,而是被“发配”吧?
    不过这件事情,更加深化了叶瑜然的某种认知——她对于当今了解得实在太少了,不利于她做判断。
    所幸也不需要叶瑜然追问,岑先生便隐晦地点出了他朋友就是因为“上奏”当朝太后亲侄强抢民女,刚好又撞上太后要过六十大寿,惹得太后不高兴,才被人有眼色的“挤”出了京城。
    “于我那朋友来说,这倒也不失为一件好事情,毕竟当今马上就要大婚了,接下来就是亲政,到时候他一个小人物挤在里面,怕是也不好处理。”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