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七百五十章 隐忧-《成为圣人是一种什么体验?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3/3)页
    想到此处,通天教主就摇了摇头,眼中有了些隐忧。
    华国之制,多有参考、借鉴这方天地。
    许多甚至就是完全照抄。
    自然,也有可能将这方天地的情弊带过去。
    未来说不定,也会有类似问题出现。
    洪荒已有夏后氏的教训。
    夏后氏人皇,最初也是心系凡人。少康当国之时,曾以车架巡视九州,深入闾里,存问孤寡,与人族同心同德,同治太平。
    可是,人皇终究是仙。
    而且是与天地齐寿,日月齐辉的人主!
    对于人皇来说,一次参悟,少说千载,闭关一次就是万载。
    当他出关时,已是沧海桑田。
    曾经熟悉的一切,都已不再。
    昔年的亲友,已化作黄土一捧。
    于是,随着修为越深,他与凡人的隔阂也就越厚。
    少康知此弊端,于是飞升火云洞,让位于子。
    从此,每一代人皇,都循少康故事。
    当他们发现自己已经和人间,出现了巨大的鸿沟,无法理解和无法再共情时,基本都会选择飞升火云洞。
    但事实证明,从少康开始的历代人皇,从未解决这个问题。
    相反,他们让问题不断放大,因果孽障不断累积。
    随着因果累积,孽障堆磊。
    凶孽从夏后氏的道统中孕育而出,邪祟自人心中滋生。
    终于,鸣条之上,亿兆凡人,都在高呼着‘时日曷丧,予及汝皆亡’。
    曾经支撑起夏后氏圣朝伟业的凡人,最终前仆后继,将夏后氏的一切都埋葬在鸣条的战场上。
    老实说,通天教主对华国的忧虑,也是有的。
    如今,看似欣欣向荣,鲜花簇锦,未来,未尝不是凶孽之温床,邪祟之巢穴。
    “善哉!善哉!”通天教主稽首而叹。
    他对道统经营,并不擅长。
    现在,也就只能是寄希望于徐吉和这方天地的道路,可以适应洪荒。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