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9章陈昊阳-《儒神在上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1/3)页
    东方逸说道,“话虽这样说,但是三年前余杭县的县试可不简单,别忘记,三年前道圣的弟子赵宣武也在余杭县参加了县试,陈昊阳押后三年参加县试,估计也想要避开此人!”。
    苏毅心中不由微微一动。
    这个赵宣武可是千年难出的人才啊,此人两岁便可以背诵论语,三岁成诗,四岁便可以写出县试水平的策论文章,六岁的时候,所写的咏鹅诗登上了大武周刊,十岁之时所写的咏雪诗登上了圣刊。
    他天生早慧,所以被道圣收为弟子。
    三年前县试,力压所有考生,以十二岁的年纪,考中第一名。
    接着在院试之中又考中了第一名。
    府试之中还是第一名。
    乡试同样是第一名。
    此人十二岁,便连中四元,他的名声,就此鉴定下来。
    巨大的名声,为他带来了无数的声望,此人在会试之前,才气灌顶,自身的才起达到了进士级别。
    会试之时,排名第五。
    殿试的时候,所写文章,让当时主持殿试的文圣都惊叹不已,最终点其为第三名,也就是探花。
    这一年,这个赵宣武才十三岁而已。
    别人十三岁的时候,还在读四书五经,浅学六艺呢,人家都连中四元,接着又考中探花。
    或许这就是神童吧。
    陈昊阳自喻才学过人,但是,碰上赵宣武这种比他还要妖孽的神童,他心里也有些发怯。
    或许这才是他押后三年参加县试的原因。
    陈昊阳,难道不想考中案首吗?
    他当然也想。
    陈昊阳甚至觉得,他沉淀三年。
    最起码也能够达到“连中四元”,如果会试之时运气好,说不定就是连中五元。
    如此一来可就超越赵宣武了。
    至于最后的殿试。
    到时候圣人会亲自出现,当场出题。
    大家的机会都是均等的。
    说不定可以夺取状元。
    完成史无前例的连中六元呢?
    在人族科举历史上,可还没有人能够连中六元。
    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