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76章 嘉州第一麻婆豆腐!(月票加更11/33)-《1984:国宴,你就煮颗白菜?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“麻婆豆腐是蓉城名菜啊!去年我三爸去陈麻婆豆腐吃了一回,回来吹了半年牛,说那豆腐比肉都好吃,味道巴适得板!”

    “那周老板做的正不正宗哦?我感觉在食堂吃了这么多年,也没见肖师父做过麻婆豆腐嘛。”

    “八毛钱一份,价格也不便宜哦,豆腐才两毛钱一斤的嘛。”

    客人们看着菜单上新上的麻婆豆腐,兴致都颇高,已经有人准备要点。

    这时,赵红端着两份麻婆豆腐从厨房出来,分别给段语嫣和黄莺她们上了桌。

    客人们的目光立马看了过来,眼睛皆是一亮。

    段语嫣的目光被那色泽红亮的麻婆豆腐吸引,小声道:“这麻婆豆腐看着真不错!”

    “亮汁亮油,白里透红,闻得到的麻辣香气,这麻婆豆腐看着确实不错。”汪大爷也是点头。

    旁边那桌,黄莺已经给自己碗里盛了一碗饭,两眼放光的看着面前这份麻婆豆腐:“这芡勾的太到位了!豆腐一块块浑然一体,一点都没有散掉,用的还是牛肉臊子,看着就巴适!”

    她每次去蓉城,必去陈麻婆豆腐吃一顿,有时她老汉儿有别的约,她自己都要跑去吃。

    没办法,回了嘉州确实吃不到这个味道。

    李老三做的麻婆豆腐,虽然用的也是牛肉臊子,但勾芡水平不行,豆腐挂不住汤,味道大打折扣。

    乐明饭店的麻婆豆腐也是半斤八两,甚至连臊子都是用的猪肉臊子。

    周砚做的这份麻婆豆腐,光看品相就和陈麻婆豆腐的很接近。

    亮汁亮油,青色的蒜苗叶,红色的豆瓣,与白色豆腐相间,看着就让人很有食欲。

    芡勾的恰到好处,均匀的裹住了豆腐,用专业的说法,就是捆!

    如同一个壳,把豆腐捆在里边,起到第一道保温的效果,然后外面再覆一层油,这样豆腐的温度就很难散开。

    麻婆豆腐,吃的就是一个烫。

    作为一道调羹菜,必须要配饭吃才是王道。

    黄莺拿起调羹,先给自己舀了一勺在碗里。油脂和汤迅速渗入白色的米饭之中,泛起一层红亮的油光。

    “小姑娘,你尝尝看这麻婆豆腐味道如何。”隔壁桌的大叔笑着说道。

    旁边的客人也是纷纷向着黄莺看来,同样面露期待之色。

    黄莺胖嘟嘟的体型和圆圆的脸蛋,除了亲和力满满之外,一看就对吃的特别权威。

    这年代,想要吃出这样体型,没点殷实的家底根本不可能。

    前两年还有不少人在挨饿呢。

    “叔,你放心点,这麻婆豆腐看着就正宗。”黄莺笑着应道,拿起筷子,把碗里的豆腐夹起。

    嫩豆腐筷子一夹就陷了进去,颤颤巍巍,似乎随时都要碎掉。

    要是没有十来年的吃货经验,要夹起这块豆腐可不容易。

    这一方小小的豆腐,裹着芡汁和红油,挂着牛肉臊子,面上还有花椒粉,小口吹了吹,直接喂到嘴里。

    烫!

    是舌尖最先感受到的。

    麻、辣、鲜、香、酥、嫩、浑粉墨登场!

    黄莺的眉梢一挑,眉毛感觉都要跳舞了。

    太对了!

    就是这种感觉啊!

    这麻婆豆腐做的,太正宗了!

    黄莺扒拉了一口米饭,浸透了汤汁的米饭,咸香麻辣,简直美得不行!

    旁边响起了一阵吞口水的声音。

    “点,不要犹豫!这味道,和陈麻婆豆腐一样正宗!麻辣鲜香,酥嫩浑烫,味道不摆了!”黄莺侧头和刚刚发问的大叔道:“看看这一份里面的牛肉臊子的量,至少用了一两牛肉,酥软、酥香十足!八毛钱一份贵吗?我觉得不贵!绝对下饭,不下饭你找我,我给你报销。”

    “要得,我也点一份!”大叔笑着点头,这小姑娘吃的太香了,而且说话也蛮有意思的。

    不光是他,本来犹豫着的客人们纷纷抢着点单。

    难怪要卖八毛钱一份。

    一份麻婆豆腐加一两牛肉臊子!

    实在太良心了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