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“是不是周砚让他妹给他画的?”邓虹笑吟吟道。 朱玉玉跟着笑:“我觉得有可能哦,厨房工作照,哈哈哈……” “不是,他说是沫沫自己画的。”夏瑶笑着道:“她可是超黏她哥哥的。” “我怎么觉得多少有点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感觉。” “朱玉玉同志,吃人嘴短,咱们应该力挺周砚同志才对!我相信他。” “说得对!俺也一样!” 夏瑶白了两人一眼,没好气道:“行了,你们赶紧刷牙去,大半夜吃米花糖,小心蛀牙!” “好好好,不打扰你给周砚回信,记得替我们谢谢他投喂的零食。”两人嬉笑着离去。 夏瑶笑着摇了摇头,这次沫沫的画是画在画纸上的,周砚确实是一个好哥哥。 拿出画册,把画夹了进去,上边压了两本厚厚的教材,把它压平整来。 从信封里取出周砚写的信又看了一遍,脸上始终带着笑意。 “对了瑶瑶,下个月的生产实习,你报名了吗?我和玉玉准备去山城印刷厂,你也跟我们一起去呗,咱们说不定还能住一个宿舍呢。”邓虹抱着搪瓷盆回来,看着夏瑶问道。 朱玉玉把毛巾挂在门后的绳子上,也开口道:“对啊,跟咱们专业也对口,我听说报名的人可多了,还不知道能不能选上呢。” 夏瑶看着两人道:“这次公布的实习单位还挺多的,也不是非选印刷厂不可,印刷厂本身不负责广告设计和图书策划,在整个链条的下游。 相反,我觉得那些想要做品牌和打广告的酒厂、机械厂,生产实习中可能会有更多上手实践的机会,我还在考虑选哪一家。” 两人闻言面露思索之色:“好像有点道理啊……” …… 天刚蒙蒙亮,小周同志就带着老周同志去买菜了。 肉价果然降了! 肉票取消,各肉摊的肉价降幅喜人,基本都降了一半。 周砚他们出来的够早,可路上已经碰到好几个买了肉回家的路人。 平日一大早去供销社排队都买不到的精五花,今天拿着一样的钱去刀儿匠的肉摊就买到了。 这对消费者来说,可是究极大利好啊! 路过肉摊,更是围满了买肉的客人,这个要猪脚杆,那个要五花肉,刀儿匠脸上的笑就没停过。 卖了十几年猪肉,第一回感觉卖肉那么简单。 “这回卖肉是真能挣到钱了,本来只能卖半匹猪肉的,今天少说也能卖一匹出去。”老周同志有些感慨道,“刀儿匠也算是翻身做主人了。” “牛肉价格降一半,今天估计也要卖爆。”周砚也是笑着道,“不过这种情况不会持续太久,供销社的肉只是难排,不是买不到。现在在刀儿匠这里可以选到更安逸的肉,短期冲动消费会增加销量,但一般家庭每个月买肉是固定支出,用了就没了。” 老周同志若有所思的点头,想了想又道:“但刀儿匠的生意肯定还是比以前要好做些,能从供销社那里抢到客人了。” “有道理。”周砚表示认可。 从周村买了牛肉,又去桥头章老三和徐老二那把猪肉拿了。 “老汉,你看着车子,我去买两把小青菜。”周砚把车撑起,和老周同志打了声招呼,往石板桥头那一排卖菜的小贩走去。 面里放的小青菜每天都要买新鲜的,莲花白也得补两个,还要再买点新鲜的蒜苗用来炒回锅肉。 食材采购就是这样一件琐碎且麻烦的事情,如今好在有老周同志帮忙搭把手,不然他还得跑两趟,更费时间。 菜贩其实都是苏稽镇的农民,一早去把挂着露珠的菜从地里摘回来,背着背篼到镇上来卖,换了钱,再去供销社买点生活用品。 以蔬菜目前低廉的价格,也就只能挣点辛苦费。 不过随着包产到户的政策推行,农民的日子比以前还是好过了许多,嘉州水资源充沛,种地相对还是要容易许多的。 周砚不急不缓的往前走,目光扫过一个个摊位。 【一堆满是虫眼的无公害白菜】 【一颗还不够成熟的莲花白】 【一堆优质的小青菜】 一行行鉴定结果从周砚眼底飘过,周砚停下脚步,弯腰捡了两把用稻草捆好的小青菜,一把能有一斤多,只需一毛钱。 继续往前。 【一堆歪瓜裂枣的白萝卜】 【一块完美的豆腐】 周砚脚步一顿,看向了角落里缩着的一张折迭小桌子,上边摆着两方豆腐。 【一块完美的豆腐】 【一块不错的豆腐】 外观看起来并无明显区别的两块豆腐,鉴定结果却截然不同。 完美和不错之间,可是差着【相当不错】【极其不错】两个级别呢。 周砚看了眼摊子的主人,小桌子后边坐着的是一个十六七岁的少年,看着很瘦,身上穿着一件明显不合身的靛蓝色中山装,洗的发白,裤子上有好几个补丁,脚上穿的还是一双草鞋,露在外边的脚拇指冻得发红。 少年刚好抬头,和周砚对上眼神,有些不好意思地低下脑袋。 周砚忍不住摇头,这可不是做生意的料,看到男人都会害羞,要是看到少妇,那不得把脑袋埋裤裆里。 他往前张望了几眼,果然还有三家豆腐摊,顺着往前走去。 【一块不错的豆腐】 【一块相当不错的豆腐】 【一块不错的豆腐】 周砚提着两个莲花白又转了回来,在少年的豆腐摊前停下了脚步。 豆腐不稀奇,四川人爱吃豆腐,也擅长做豆腐。 所以,卖豆腐的人也不少。 但一份被鉴定为【完美的豆腐】,周砚高低得尝尝到底怎么一回事。 别家最好的评价也就【相当不错】。 完美,多稀奇的词条啊。 别人的摊子恨不得摆到路中间去,他这豆腐摊比别人往里缩了半米,刚好把路给让了出来。 这少年倒是守规矩,可守了规矩,又太过羞涩,两方白花花的豆腐,还是完完整整的摆在小桌子上,竟是一块都没卖出去。 “豆腐好多钱一斤?”周砚开口问道。 少年抬头看着他,指了指自己的耳朵。 “嗯?”周砚皱眉。 “他是个哑巴,又是个聋子,听不见,讲不来。”隔壁卖菜的嬢嬢看着少年叹了口气。 原来是个聋哑人,周砚愣了一下,看着桌子后边清秀的少年,心里顿时觉得有点不是滋味。 少年却抬头冲着他咧嘴笑了笑,露出一口整齐的牙齿,伸出两个手指。 即便如此,也要对生活比个耶吗?周砚为他乐观积极的精神所感动。 “他的意思是说,豆腐卖两毛钱一斤。”卖菜嬢嬢给他翻译,带着几分怜悯道:“价格一样,不过他家的豆腐比别家要细嫩点。吃了不会说话的亏,来了三回,三回一半都卖不完。” 周砚抿嘴,脚拇指尴尬的在地上抠出了三室一厅。 “这块,一斤。”周砚指着前边这块豆腐,伸出了一根手指。 第(2/3)页